游國忠:知識產權助力清潔產業
http://www.10jpka.cn/rihuaxian/ 2012/2/20 12:00:53 閱讀數:721
2011年12月8日,“新清潔-行”廣州站路演活動在廣州(進出口貿易交易會琶洲展館)隆重召開。
2011年12月8日,“新清潔-中國行”廣州站全國路演活動在廣州(中國進出口貿易交易會琶洲展館)隆重召開。來自全國范圍內的酒店、物業保潔公司、供應商、行業協會、大眾媒體等300余人到場參加。
12月9日上午,中國洗滌用品工業協會理事長鄭舞虹女士、中國國際清潔產業博覽會組委會羅興先生、亞洲遠智PHPC清潔用品市場研究中心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谷俊、國家知識產權局博士游國忠、九鼎投資公司副總裁王偉、慧聰網第二事業群總經理,慧聰清潔網總經理楊立剛先生等協會代表、企業代表參與了本次年會。
會上,國家知識產權局博士游國忠進行了題為“知識產權助力中國清潔產業”的主題演講,引起了眾多與會嘉賓的共鳴!
以下是精彩實錄:
今天很高興能在這里和大家交流一下專利方面的一些情況,針對清潔企業做了一些專利申請的分布和分析。
首先我們要知道需要獲得的是專利權,專利權對企業來說是很重要。我們現在看看專利權是什么東西?專利權的保護期限,發明為二十年,實用新型為十年;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說明書附圖對權利要求有解釋作用;受專利保護的行為,首先是產品專利,對專利產品進行直接保護。專利權人對專利產品的制造、使用、銷售和進口享有獨占權利。方法專利:對產品進行間接保護。保護專利方法的使用以及依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
二、專利侵權的判斷。專利侵權的五個必要條件在專利權被授予之后,未經專利權人許可,為了生產經營目的
進行制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或者進口行為采用了“其專利產品、其專利方法”或“依照其專利方法所直接獲得的產品”。專利侵權地域性和時效性。地域性:判斷某一行為是否侵犯了專利權,必須首先確定該專利在行為發生地是否有效。時效性:若當地國未授予專利權(含已申請但未授權)或專利權已滅失,則不構成侵權。進口產品侵權情形。專利權人的專利在我國有效,第三方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將擅自生產的專利產品銷售至我國。它侵犯了專利權人的進口權。專利權人的專利在我國有效,第三方超出專利權人許可銷售范圍,將本國生產專利產品銷售至銷售合同之外的我國。出口產品侵權情形。
引進國外的技術、產品、設備或生產線,其中含第三國專利技術,出口至專利權有效的第三國,屬于侵權行為。使用在我國未授權的國外專利方法制造產品,或仿制國外專利產品,并把產品出口至專利權有效的國家或地區構成侵權,引進國外的專利技術所生產的產品出口至超出合同規定的銷售區域,也構成侵權。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使用在我國有效的專利制造產品,出口專利產品或依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也屬于侵權行為。
清潔專利產品出口問題。清潔產品要走出國門,必然要采用盡可能的先進技術,否則就沒有國際競爭力;而采用先進技術,勢必涉及專利保護問題。我國研究開發新技術的能力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相當差距,因此大量采用外國專利權人的專利技術是必然結果。我國清潔企業在國內制造行為獲得了外國專利權人的許可,但出口到其他國家可能會面臨雙重收費,產生類似于關稅壁壘的效果。
我們采取的對策就是如果將制造出來的清潔產品出口到外國,一定要在國內許可合同的文本中寫明被許可人享有出口的權利,并寫明允許出口的國家或地區。即使在一些法律上沒有允許平行進口行為的國家中,其法院對上述許可合同一般也是認可的。
專利侵權判斷原則。被控侵權產品與權利要求相比:特征相同,構成專利侵權。被控侵權產品與權利要求相比:方式、功能、效果基本相同,有可能(不一定)構成專利侵權。必須以權利要求作為專利侵權判斷的出發點,因為公眾有權依靠權利要求的限定特征來避免侵權行為。必須審視權利要求的每一個限定特征,專利權人必須證明被控侵權產品中采用了權利要求中的每一個技術特征或其等同物。必須與權利要求的技術特征比較,且替換的技術特征必須方式、功能、效果基本相同。
三、避免專利被侵權
1、申請專利要有前瞻性。專利申請應早于產品的上市,因為專利授權需要等待一段時間;與強制標準有關的專利申請應早于強制標準實行前,應占領有利先機;在產品準備出口銷售的國家或產品準備落戶制造的國家,預先申請國際專利以防他人仿制;通過專利檢索,緊盯競爭對手的研發過程,在他人技術基礎上推陳出新申請專利,既給競爭對手設置障礙,又為交叉許可提供討價還價的余地;通過專利檢索,分析技術發展方向,分析競爭對手市場策略和研發力量,用專利占領潛在的市場。
2、在核心專利周圍形成強大的外圍專利族
一個核心專利周圍也需要許多外圍專利族,來掩護核心專利;一個核心專利容易被攻擊、但核心專利和許多外圍專利一起被攻破可能性就難;一個核心專利的權利要求寫的不完美時,還需許多外圍專利來彌補;一個核心專利周圍設置許多外圍專利,攻擊競爭對手非常有力量,競爭對手要無效這么多專利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3、對核心專利技術實施多重保護
從總成產品及其制造方法、用途、制造設備、裝配設備、裝配方法、組裝線、裝配控制系統、工藝流程等等方面申請若干專利;將總成產品分割成零部件,并就其零部件制造方法、用途、制造設備、工藝流程等等方面申請若干專利;將總成產品的零部件的連接關系、裝配關系、裝配工藝、裝配方法等等方面申請若干專利;將總成產品的零部件材料、熱處理方法、材料選取、材料表面處理工藝等等申請若干專利;從其替代產品、替代方法、替換設備等等方面申請若干專利。
4、注重專利法律文件撰寫
對于權利要求的撰寫不應該僅僅以得到授權為目的,更重要的是得到什么樣的專利權;獨立權利要求只能記載實現發明的必要技術特征,不要多余指定,因為特征越少,保護范圍越寬,反之亦然;說明書應詳細記載整個技術方案的等同替代方案,從而便于從屬權利要求的撰寫;從屬權利要求可以記載不同的實施方式,從而堵住競爭對手在此基礎上的任何改進的可能性;其數目越多,保護的技術方案就越多,該專利愈穩定。
四、如何避免專利侵權。
1、清潔產品出口前的相關工作
了解清潔產品中哪些是公知技術、哪些是自主知識產權、哪些是他人的專利技術;他人的專利技術是否在出口國家有專利申請、專利授權、是否專利權仍有效;外購的清潔機械零部件中,是否與外購廠家簽定了知識產權協定,知識產權是否在允許出口的國家或地區有效;對競爭對手的專利進行跟蹤檢索;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應在產品出口前在其他國家先申請專利。
2、充分利用專利的地域性和時效性
很多跨國清潔企業的專利僅僅在少數幾個國家進行了專利申請,而在許多國家沒有進行專利保護。因而可以充分利用專利的地域性特點,避開專利壁壘;很多跨國清潔企業的專利可能已經超過專利保護期、或因未繳納年費而終止了專利權。
3、充分認真分析競爭對手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
認真分析競爭對手的專利的權利要求,可采取一定技術措施避開其保護范圍;也可以利用競爭對手的專利的權利要求撰寫的缺陷來無效對方專利;避開跨國清潔企業的專利保護范圍過程中,充分利用同領域中其它專利文獻中的啟示,來實現有效的回避。
4、利用文獻檢索獲取競爭對手信息
通過專利文獻檢索來獲得哪些是公知技術、哪些是競爭對手的專利、哪些是其他人的專利以便進行公知技術抗辯;對競爭對手的專利情況檢索,充分了解競爭對手在出口國有效專利情況和各個時段的研發領域、研發方向、技術情報;確認競爭對手的專利保護國家和地區、專利保護的技術范圍和銷售策略。
5、宣告競爭對手的專利權無效
授權的發明、實用新型不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專利說明書沒有作出清楚完整的說明,使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無法實現,即創造發明沒有充分公開;權利要求中要求保護的范圍在說明書找不到依據;對專利文件的修改超出原始記載的范圍。
6、建立和健全專利預警機制
時刻關注競爭對手專利申請情況、專利授權情況;在競爭對手核心專利周圍,申請若干改進專利以限制競爭對手的發展空間,以求形成交叉許可專利;在競爭對手專利申請公開后和授權前,及時提出公眾意見,以限制競爭對手的權利要求的有效保護范圍;可以委托專利審查員對競爭對手的授權專利進行確權的專利檢索。
五、清潔相關領域的專利情況分析
1、吸塵器,
分析樣本的構成:吸塵器的結構特征、適宜于附加目的的吸塵器、吸塵器的零件或輔助用具。對中國專利數據庫(CNPAT)中的所有相關專利文獻進行了檢索,文獻范圍始于中國專利數據庫收錄的文獻,止于2011年11月16日公開的專利文獻。
檢索結果:通過在中國專利數據庫中結合使用相關分類號和關鍵詞,檢索得到涉及吸塵器領域的專利申請5393件(發明和實用新型)。
(PPT)這個是吸塵器領域歷年專利申請量趨勢圖,吸塵器領域專利申請的現狀,基本分為四個階段:階段從1985年開始到1993年,無論是專利申請的數量還是增長速度都比較小,每年的申請量均不多;第二階段從1994年到1999年,專利申請的數量開始平穩增長,這一階段國外企業的專利申請量也開始增多;第三階段從2000年到2005年,專利申請量呈現快速迅猛增長的態勢,這與吸塵器的研究發展狀況也是一致的;第四階段從2006年至今,專利申請的數量趨于平穩,吸塵器的技術也已趨于成熟,等待新技術的出現;由于專利申請延遲公開的特點,2010-2011年的一部分申請至今尚未公開。
(PPT)我們再來看一下吸塵器領域專利申請國家、地區分布情況分析。左下圖是專利申請,右上圖是發明專利申請,右下圖是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從圖中可以看出國內申請人提出的申請數量最多,占63.1%,在國外申請中,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國、歐洲、韓國這些工業發達的國家,其它國家的申請很少。在國外申請中,歐洲申請人提出的申請最多,占13.1%。;國內申請人提出的申請大部分都是技術含量較低的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在技術含量較高的發明專利申請中,國內申請所占比例下降為42.8%。;國外申請人提出的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就很少,其中最多的是日本申請人,但提出的實用新型申請也只占3.8%。
我們再看一下吸塵器領域國內外主要申請人專利申請量分布圖,吸塵器領域專利申請量排名前18位的國內外申請人中,中國和日本企業有4家,韓國企業有3家,美國企業有2家,英國、德國、荷蘭和法國企業各1家,還有一個中國個人(蘇州愛普電器公司);國外企業,特別是以三星、松下為代表的日韓企業在技術上占據地位;我國以樂金電子、萊克電氣、泰怡凱電器為代表的企業,已經在吸塵器領域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發,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除了樂金(樂金技術大多來自LG),其它企業在技術含量較高的發明專利上的申請量還是很少。
2、清掃機械
分析樣本的構成:清掃地板、地毯、家具或墻壁的機械
街道、海灘或陸地的機械。針對中國專利數據庫(CNPAT)中的所有相關專利文獻進行了檢索,文獻范圍始于中國專利數據庫收錄的文獻,止于2011年11月16日公開的專利文獻。
檢索結果:通過在中國專利數據庫中結合使用相關分類號和關鍵詞,檢索得到涉及清掃機械領域的專利申請3273件(發明和實用新型),而發明專利申請只有773件,不到24%。
清掃機械領域歷年專利申請量總體情況分析
清掃機械領域專利申請的現狀,基本分為三個階段:
階段從1985年開始到1991年,無論是專利申請的數量還是增長速度都比較小,每年的申請量均不多;第二階段從1992年到2001年,專利申請的數量開始平穩增長,國外企業的專利申請量也開始增多;第三階段從2002年至今,專利申請量呈現快速迅猛增長的態勢,這與清掃機械的研究發展狀況也是一致的。由于專利申請延遲公開的特點,2010-2011年的一部分申請至今尚未公開,但從圖中可以預見,清掃機械領域的專利申請在一段時間內仍將快速增長。
清掃機械領域專利申請國家、地區分布情況分析
基本上是國內申請人提出的申請,數量上占到了93.9%,國外申請人提出的申請很少,在國外申請中,歐洲申請人提出的申請最多,也只占到2.8%。同樣,國內申請人提出的申請大部分都是技術含量較低的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在技術含量較高的發明專利申請中,國內申請所占比例下降為75.3%。國外申請人提出的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就很少,其中最多的是美國申請人,但提出的實用新型申請也只占0.2%。
(PPT)這是清掃機械領域國內外主要申請人專利申請量分布圖,清掃機械領域專利申請量排名前18位的國內外申請人的專利申請中,有13家中國企業,前5位均為中國企業,德國企業有2家,美國和意大利企業各1家,還有一個中國高校。但是國外企業提出的基本上都是技術含量較高的發明專利申請,諸如阿爾弗雷德·凱馳兩合公司和胡佛公司等等。
我們從這個圖中還可以看出,國內外申請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國內個人提出的非職務發明,國內個人提出的發明專利申請占所有國內外發明專利申請的48%。這意味著由我國企業所提出的發明專利申請僅占全部發明專利申請的39%。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外申請幾乎全部是由企業提出的發明專利申請。
下面我們再介紹一下凱馳公司專利分布情況,2003年凱馳上海公司作為集團在華獨資子公司正式成立之后,凱馳公司從2004年開始在我國提交清潔領域的專利申請。前兩年凱馳公司在該領域的專利申請數量較少,每年均不足10件。2006年,凱馳公司在該領域的專利申請數量以大幅度增長,達到了54件,同比2005年增長了675%。這表明凱馳公司于2006年開始大舉進軍中國市場。凱馳公司在中國提交的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發明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實用新型申請件數為零。由于2010年和2011年提交的申請尚有部分沒有公開,在專利檢索數據庫中沒有記錄,所以2010年和2011年的數據不能代表真實情況。
(PPT)這是凱馳公司專利申請領域分布圖,凱馳公司在中國對清潔領域方面的發明專利申請特點是圍繞高壓清洗設備、吸塵器、地面清潔裝置展開的。自凱馳公司在我國提交清潔領域的專利申請起,前兩年只在吸塵器和高壓清洗設備領域進行專利的申請。到2006年,就已經開始提交清潔相關各領域的專利申請,這反映出該公司在中國對清潔相關領域的專利申請已經從單一的某種清潔設備轉向的清潔產品。
最后我們看一下國內外部分清潔企業專利申請量的情況,大家看這里面列舉了十幾家企業,從這里面可以看出國內清潔企業的專利申請量不是很多,從申請類型上來看,大部分是外觀設計專利申請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發明專利申請數量很少。國內有些企業的部分專利是以公司內部人員的名義申請的,比如說愛普消費電子有限公司、蕪湖愛瑞特環?萍加邢薰镜鹊取馇鍧嵠髽I在我國的專利申請量也不多,但大多是以發明專利申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為主,幾乎沒有實用新型專利的申請。國外大部分清潔企業在國內的公司主要是從事市場的開拓、銷售及管理等工作,幾乎沒有從事產品研發的工作,所以沒有申請專利,比如說意大利FIMAP、德國HAKO等等。
我的介紹就介紹完了,最后想說一點就是專利是企業生存的基石之一。今天提到的“新清潔”,我想“新”還有一點就是自主技術要創新,我們還要加強維權意識,構建自主知識產權體系。
關鍵字:游國忠:知識產權助力清潔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