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近3年來,我國口腔護理用品行業的產量和出口量分別以年均6.38%和8.1%的速度遞增。2008年,全行業共生產牙膏73.89億標準支,實現產值175億元,產品出口到了11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8年第四季度至今,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全行業55個規模以上企業一度出現負增長,但這種現狀目前已有所改變。值得一提的是,近3年來,國產牙膏產品質量跟蹤檢查合格率均保持在98%以上,2008年還達到了100%。
相建強表示,當前,我國
牙膏行業已從充分競爭階段過渡到壟斷競爭階段,并呈現出新的發展特點,即:市場向品牌集聚,企業向產業集群集聚;差異化經營、精益化管理是企業生存的良方;產品設計趨向生活化;綠色環保、質量已成為合格品的必要條件;品牌培育成為企業發展的主要任務。企業要想保持持久競爭力,必須在中草藥牙膏研發上下工夫,并牢牢把握質量這個底線,通過加大消費教育和產品良性宣傳,塑造形象。
牙膏是一種關系到消費者日常生活和身體健康的消費品,而且也是我國大量出口的產品,其質量的好壞、安不不僅影響到企業和行業的發展,而且還影響到中國制造在國際上的聲譽。正因為此,牙膏的生產與銷售問題一直受到了國家的高度關注。2006年底,我國開始對牙膏生產實行生產許可證制度。經過有關部門和行業協會近3年的嚴格審核,至今年9月底,全國共有91家牙膏生產企業獲得了生產許可證。相建強評價說,生產許可證制度的實施,有效提高了國內牙膏企業規范及生產的意識,促進了其軟硬件建設。截至目前,國內有80%的大型和老企業對原有廠房、設備進行了改造升級;約有50%的中小企業重建了新廠房,并購置了新設備;不少企業以藥品或食品生產企業的標準,建設新廠房或對舊廠房進行改造。全行業為此投資達8億元左右,企業的生產環境、生產工藝和產品質量體系大大改善,并涌現出了像兩面針股份有限公司、重慶登康口腔護理用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已的現代化牙膏生產企業。
在推行生產許可證制度的同時,中國口腔護理用品工業協會還積極引導企業靠科技和環保獲得持續發展。近3年來,針對市場逐漸看好中草藥牙膏這一現狀,協會積極組織了一系列研討會,啟發了企業的研發思路,部分解決了中草藥牙膏研發應用的瓶頸問題。同時,協會還在增強牙膏的感功效、護齦功效和美白增白功效以及口感方面,與企業進行多方探索。
完善的標準體系,是確保產品質量、有效的重要。據介紹,近幾年來,為了使我國牙膏生產滿足國內外市場不斷變化的需求,牙膏行業還加大了標準體系的建設,先后制定和修訂了牙膏用二水磷酸氫鈣、牙膏用二氧化硅、牙膏用鋁塑復合軟管等7個原材料和牙粉、口腔清潔護理液、功效型牙膏3個產品行業標準,以及牙膏中氯化鍶和三氯生含量測定兩個方法標準,同時還制定并修訂了牙膏用原料規范、牙膏用保濕劑和牙膏國家標準。這15個標準,基本涵蓋了口腔護理用品行業的產品和全部原材料,并具有國際先進性和生產及檢測的可行性。相建強強調指出,在完善牙膏標準體系建設的過程中,產品的性作為一個重要指標被凸顯了出來,從而為全行業競爭力的不斷上升打下了基礎。目前,國內牙膏生產從原料采購到產品質量以及功效研發宣傳等,均處于嚴格的規范之中。
相建強指出,目前,國內口腔護理用品行業已出現了一些追求差異化經營、產品質量上乘的好企業,像重慶登康、北京竹鹽、云南白藥以及杭州皎潔等,它們為行業健康發展帶了個好頭。下一步,協會將針對行業中高附加值產品還不多、企業宣傳手段單一且新產品開發速度還較慢等問題,引導企業創建高水平的研發平臺,調整產品結構,加強內部管理,創新營銷手段,力爭在中草藥牙膏機理、定性定量檢測和功效品種上有新的突破,在開發符合環保要求的產品上有新的進展,在解決高氟地區的防齲問題上有新的成果,在牙膏的口感和香味上有新的探索,以不斷適應消費者口腔健康的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