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雜志采訪美體行業協會
http://www.10jpka.cn/meiti/ 2011/6/8 11:29:38 閱讀數:735
“五年計劃”打造學術會議品牌——肥胖病學術論壇側記。
2011年中國國際肥胖病學術論壇(CIACO2011)于2月27~28日在北京舉行。論壇圍繞肥胖病的控制預防與的主題進行了熱烈討論。
國際肥胖病學術論壇誕生于2009年,論壇由中國中醫科學研究院科技合作中心、中國保健協會分會、國際美體行業協會(ISFA)、中國國際大會、搜瘦網等聯合主辦,邀請了來自中國(港、臺)、美國、韓國、澳大利亞、印度等國家的眾多肥胖病學研究專家學者與會做了精彩的學術報告。是國內相關領域影響力的高端學術會議。
國際美體行業協會盛杰介紹說,國際肥胖病學術論壇的雛形是中國國際大會,最初創建于2000年。 2009年,中國國際大會迎來第十個年頭。隨著主辦方對行業發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希望能夠加入更多國際資源,吸引更多的國內外專業觀眾,大會正式更名為國際肥胖病學術論壇(CIACO),論壇的定位也從最初產業和學術緊密結合的會議,轉變成為專門針對肥胖病課題研究的專業國際學術論壇。
制訂發展規劃
所謂“五年計劃”,是盛杰打造國際肥胖病學術論壇的近景方針,其中涉及參與者構成、會議形式、國際化程度等多方面的發展。本屆論壇有近400名參會者,與過去幾屆相近。盛杰說,組委會目前有意控制論壇的規模,不讓其盲目擴大,以保證會議的質量和專業性。但在他的計劃中,論壇未來會進一步加大普通觀眾和媒體參與的力度,打造一個集“官產學媒”于一身的學術會議。
專家座談會是論壇的核心環節,組委會邀請國內外行業研究人士參加,是論壇專業性的集中體現。組委會邀請的來自美國、德國、日本、印度等十多個國家的專家都是各國相關領域行業協會會長級別的負責人。而學術論壇也并非象牙塔,組委會也在考慮未來五年中開放針對公眾參與的內容。針對如何辦好學術會議的問題,他說,公眾參與的標準并非是將論壇的學術性降低,而是通過更直觀的方式讓公眾理解。與會學者探討的藥品中的添加劑成分是普通觀眾和產業界人士無法理解的,這需要論壇做好科普工作,邀請能夠切中非專業觀眾關注點的專家對理論進行解讀。本屆論壇推出的百科全書式的科普讀物正是組委會在這一方面的實踐。
以引進先進辦會模式、優化會議流程為初衷,盛杰經常參加國際會議。他介紹說,目前世界上相關行業影響力的會議是歐洲肥胖病論壇,通過各大洲國家申辦,每4年舉辦一屆,每屆有4000多名專業參會者。盡管目前尚未在中國內地召開過,但盛杰多次參加了這個有行業“奧運會”之稱的盛會,國際肥胖病學術論壇目標也是打造成為這樣的高端學術會議品牌。他說,會議組織者需要吸收國際先進的會議經驗。一方面是會議內容,接觸、理解行業內更多的先進理念,在世界范圍內結識更多的權威專家,和他們建立聯系,邀請到國內的會議中來;另一方面是辦會方式,國際會議在會議流程管理和人員接待等環節都做得很好,尤其注重對參會者的細節服務,都值得國內辦會者借鑒。
論壇在國際化程度的提升上主要關注在參會者構成。組委會常年邀請的國際演講者演講、授課,同時,論壇每年都有來自其他國家的參會者,形成了一定數量的國際專業觀眾群體。在選擇海外演講嘉賓方面,組委會最主要的是考量他們的專業水準,是否在各自國家的專業領域內具有相當的影響力,而且不能有企業背景,以保證學術理論不含任何商業目的。在確定主題之后,組委會會盡可能早地要求受邀者提供PPT,對其演講的內容進行審核。但在邀請嘉賓方面,組委會也遇到了一些困難,比如外籍專家辦簽證方面。盛杰也希望未來政策上能夠更多地給予會議組織者一些鼓勵,特別是民營資本背景的會議組織者,開放一些便于開展邀請海外參會者工作的辦會條件,在行政程序上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服務意識需養成
為了給海外嘉賓到中國參會留下良好的印象,組委會特別在接待服務工作方面下了大力氣。例如給予參會者攜帶1~2名家人的參會名額,組委會提供免費接待。在會后,組委會還安排了2~3天的文化旅游活動。盛杰特別提到,論壇在接待服務上注重定制化的服務,受到了參會者廣泛好評。組委會在會前征詢參會者對旅游活動的傾向,根據他們的興趣制訂不同的旅游路線。比如有的人喜歡參觀故宮等名勝古跡,有的人則更喜歡到老舍茶館等地方品茶。組委會根據這些信息的匯總進行分析,把需要外包的路線交給旅行社等接待服務商,其他的活動由自己工作人員帶領。個性化服務具體到了細節。盛杰說,參會者旅游過程中的每頓餐都是不同風格的,體現出中國飲食文化的各個特色。參會的印度專家對北京的二鍋頭酒情有獨鐘,組委會得知后特地準備了這些紀念品送給他們。組委會甚至還細化到把北京有哪些特色購物場所都介紹給參會者,供他們選擇前往。很多參會者會后的旅程中都少不了前往中關村電子城和秀水街市場購物。
組委會在會務工作中也遇到一些問題。由于論壇的專業水準非常高,與會專家介紹的都是行業內的前沿技術,因此很多專業名詞、術語現場翻譯和同聲傳譯無法準確描述。這種問題在學術會議中其實并不鮮見,盛杰說,大會邀請的部分翻譯人員已經是從事衛生等領域專業人士了,但是依然在翻譯上偶爾會遇到不清楚的地方,對會議業的專業翻譯領域而言更是難以避免的一大尷尬。這一點亟需從業者改善,得到全行業的重視。
除了論文集,本屆論壇幾乎沒有發放印刷品,背景板和桌花也只有一份,在低碳辦會方面盛杰還是比較滿意的。他說,盡管面臨諸多問題,但綠色、低碳辦會概念能否在國內推廣主要還是取決于會議組織者的宣傳和引導參會者習慣的形成。比如很多會議都用擺渡巴士把參會者帶到會場以外的用餐地點,本屆論壇中組委會則嘗試引導參會者步行前往餐館,參會者也樂于穿行奧林匹克公園的步道。本屆論壇也沒有設置豐盛的茶點和快餐,而是以水果代替。飲品只提供了茶和白水。甚至大會只為參會者提供了筆,筆記本都是參會者自備的。這些安排得到了參會者的認可。
諸如此類的的會務工作,組委會有意外包給會議服務機構,盛杰也有一些嘗試。但他表示,和很多會議主辦方一樣,自己對于會議服務公司能否足夠了解這個行業的特點,辦好專業性較強的行業學術會議有一定的顧慮。談到選擇會議服務機構的標準,盛杰認為這家公司首先要有良好的專業口碑,具有承接國際性學術會議的豐富經驗和能力。細節服務也是一個重要的考量點,大會希望能找到一個與自己服務參會者理念相符的合作伙伴。最后,這家公司如果能具備一定的衛生、健康行業會議活動運作經驗就更令組委會滿意了。
關鍵字:會議雜志采訪美體行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