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品行業(yè)協(xié)會:我國給化妝品名稱“卸妝” - 火爆化妝品招商網【www.10jpka.cn】 登錄 | 注冊 | 加入收藏 | 設為首頁

    我國給化妝品名稱“卸妝”

    http://www.10jpka.cn/ 2010/5/18 19:03:17 閱讀數:626
    我國給化妝品名稱“卸妝”
        臺州市美容美發(fā)協(xié)會據知,“”“純天然”“抑菌”等字眼被禁用  
      “”“純天然”“特效”“瘦臉”……伴隨著化妝品種類的豐富,復雜的化妝品名稱迷眼亂花,往往讓消費者在選擇產品的時候少了幾分清醒認識,多了些許盲目期待。  
      為了規(guī)范化妝品命名工作,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日前印發(fā)了《化妝品命名規(guī)定》和《化妝品命名指南》。《命名規(guī)定》明確了化妝品命名的原則、禁用內容等,與規(guī)定配套印發(fā)的《命名指南》列舉了化妝品命名時的禁用語和可宣稱用語,為化妝品名稱“卸妝”。  
      禁用“特效”“純天然”  
      《化妝品命名規(guī)定》要求,化妝品命名簡明、易懂,符合中文語言習慣,不得含有誤導、欺騙消費者的內容。  
      在化妝品名稱中禁止表達的詞語有11大類,分別是:“特效、、、、、、、”等絕對化詞意;宣稱產品“純天然”的虛假性詞意;“、抑菌、、、、、、、、、瘦身、瘦臉、”等明示或暗示作用和效果的詞語;“、、、”等醫(yī)學名人;術語;以及其他6類詞匯。  
      “藥妝”是偽概念  
       時下,“藥妝”往往以“藥品類化妝品”自居,宣稱能對護理皮膚起到一定療效。但記者注意到,在《化妝品命名規(guī)定》的禁用詞名單中,術語、明示或暗示作用效果的詞語位列其中,這對“藥妝”化妝品無疑是一個打擊。對此,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yè)協(xié)會化妝品部相關人士表示:“化妝品不是藥品,我國的化妝品法規(guī)中也從未出現過所謂的‘藥妝’概念。”  
      記者了解到,我國把化妝品分為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和特殊用途化妝品兩類。現行的《化妝品衛(wèi)生監(jiān)督條例》明確規(guī)定了特殊用途化妝品的類別,即用于育發(fā)、染發(fā)、燙發(fā)、脫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防曬的化妝品。并規(guī)定,化妝品標簽、小包裝或者說明書上不得著有  
      適應癥,不得宣傳療效,不得使用術語。 建化妝品監(jiān)管網絡  
      盡管《化妝品命名指南》列舉了一定數量的禁用和可用詞語,但在實際使用中,這些詞量遠遠不夠。為此,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將逐步建立化妝品命名禁用語數據庫,企業(yè)在命名產品前可以及時查詢哪些詞是禁止使用的。  
      除了規(guī)范化妝品命名,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還正在構建化妝品監(jiān)管網絡。據介紹,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今年將致力于推動《化妝品衛(wèi)生監(jiān)督條例》修訂工作;組織制定《化妝品許可管理辦法》、《化妝品標簽標識管理規(guī)定》等;近期出臺《化妝品行政許可檢驗機構資格認定管理辦法》和《化妝品行政許可檢驗管理辦法》及其配套文件;加強化妝品檢驗檢測體系建設,推動建立和完善技術審評、技術評價等機構,以提高化妝品許可工作的科學性。  
      小調查  
      化妝品玄吹者多  
      近日,記者在成都一些化妝品市場走訪發(fā)現,暗示具有作用的化妝品比比皆是,包括許多國際品牌在內的美白、抗皺系列產品,普遍使用“、排濁、迅速起效”等宣傳用語。  
      在玉雙路一家化妝品店內,銷售人員極力向記者推薦一款國外化妝品:“它添加了各種成分,如維生素、中藥等,具有美白、去皺、去疤、等功效,效果相當好。”  
      在一些商場內,記者則發(fā)現,不少化妝品都以祛斑為療效進行標注。而一些所謂的藥妝產品,在鼓吹祛斑、祛痘、抗過敏等功效上更是花招多多。一款祛斑產品,就宣稱“可以生成,溶解色斑,從而達到祛除色斑的效果”。該產品售貨員還告訴記者,“藥妝”并不是含有的化妝品,而是其在制作程序、工序上和藥品生產有一樣的嚴格標準,所以“藥妝”產品性高,效果也較其他普通化妝品明顯。 
    信息分類:化妝品加盟  編輯:平轉好
    關鍵字:我國給化妝品名稱“卸妝”
    關閉本頁〗〖返回上頁〗〖返回首頁

    版權所有 火爆化妝品招商網【www.10jpka.cn】 CopyRight @ 2010-2025 豫公網安備 41019702002043號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豫B2-20100047

    火爆化妝品招商網 未經許可 不得轉載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臺作用,不為交易經過負任何責任,請雙方謹慎交易,以確保您的權益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fā)布欺騙性產品信息 百度統(tǒng)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