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品行業協會:行業專家對首屆美甲藝術節各抒己見 - 火爆化妝品招商網【www.10jpka.cn】 登錄 | 注冊 | 加入收藏 | 設為首頁

    行業專家對首屆美甲藝術節各抒己見

    http://www.10jpka.cn/biz/ 2010/7/28 11:16:29 閱讀數:790
    國內專家對首屆美甲藝術節各抒己見。
        徐巍:美甲專家、“進巍美甲”創始人、校長、中國首屆美甲大賽 、國家級評判員 國家級考評員
        參加過很多大賽,比如:2005年日本的15國美甲賽、香港33屆亞洲發型、化妝、美甲大賽等。正因為參與了這么多國際賽事,才能了解大賽的公正規范、賽前準備、規劃、宣傳等是非常重要的。比賽是對一個人專業水平的肯定,要通過比賽這個平臺去交流,從而能迅速提高技能、技術和管理方面的綜合知識,使選手們能更好地服務于客戶。中國美發美容協會歷屆的美甲大賽,雖然和國際賽事相比,規模和影響力有些不及,但在中國范圍內可稱得上行業的旗艦賽事。此次的美甲藝術節,涵蓋面廣泛,匯聚了四面八方熱愛美甲事業的熱心人士,這樣的活動讓我們團結,給我們方向,給與了美業從事者一份歸屬感,并為更好地推動美甲事業起到了良好的開端作用。這對中國美甲行業也將會是一個深遠影響。
        文化的博大精深,應該在世界時尚界占有一席之地,我們做的所有,就是為中國爭得美甲的世界榮譽,讓中國元素在世界美甲舞臺大放異彩。如今,美甲在美國、日本和歐洲代表著新興行業,正在如火如荼的發展,美甲行業在中國每年的增長速度也達到了150%以上。希望所有選擇了美甲事業的人都能夠堅持夢想,盡努力去創新,發展美業,走向國際。
        劉秀嵐:中央工藝美院進修班、新加坡“何瑤昆父子基金會”美術大賽銀獎、曾在《玉指生輝》一書中發表美甲圖案設計作品、2006年編輯出版《甲之夢》美甲手繪專業教材、2006年創建甲之夢藝術設計工作室
        我從事美甲教學、管理10多年了,組織、領導和策劃過多屆國內國際美甲大賽和手模特大賽,目前美甲行業中絕大多數美甲師都是在缺乏美術基礎的情況下進行短期培訓上崗,因此,美甲店變成了“手足護理店”,先天的不足阻礙了美甲藝術的發展,也許就是美甲發展落后于美容美發的原因。
        近年來,美發美容在中美協的大力推動下,發展很快,美容美發師正朝著整體造型師的藝術方向突飛猛進,特別一提的是7月份中美協組織的中國美發美容大賽上,模特的整體設計加入了大量的美甲元素,這與美發美容美甲潮流趨勢發布聯合展示有關。閆會長對美甲的發展高度重視,成立了中國美甲專家委員會和中國美甲創研中心。此次又大力推出首屆美甲節,促進了美甲藝術、技術、產品和理念的交流,這無疑是對經濟危機中受到影響的美甲業拉動內需的重大舉措,非常鼓舞人心。中國美甲需要美的帶動,美甲藝術發展需要中美協的。祝首屆中國國際美甲藝術節圓滿成功。
        張珂:畢業于成都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專業、北京生命源泉咨詢顧問公司 資深經理人、北京金艾國際美容有限責任公司 董事、總經理
        美甲在先階段發展很快,也在往規模化,企業化方向發展。這是未來時尚行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在國外,美甲行業已經占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和他們相比,國內的美甲還有待大力發展。拿北京來說,全市范圍內有3000多家美甲店。盡管如此,和國外相比,這些還是不夠的。但是,我相信在未來的1-2年之內,美甲行業將會逐漸呈現出興旺狀態。
        此次美甲藝術節的舉辦,是中國美發美容協會對美甲行業高度重視的體現。這也說明國家對美甲行業已經提高關注力度。國家關注了,社會自然會去關注,大眾群體也會把目光投向此處。這是非常具有意義的活動。
        中國美發美容協會舉辦的美甲賽事一向以公正性和權威性著稱。比賽能達到真正的公平公正,選手們才能得以發揮出他們真實水平。此次2009(第六屆)中國國際美甲藝術邀請賽暨2010(第三十三屆)巴黎世界杯大賽中國區預選賽,優勝選手將有機會去世界杯大賽中一展身手。這是個非常好的學習機會。我們應該抱著前去學習其他國家先進管理和技術的心態,好好鍛煉。為將來能在國際級別的美甲賽事上為國爭光,打好基礎。 
    點擊進入協會新聞,瀏覽更多資訊
    代理留言  招商產品  招商企業  www.10jpka.cn
    信息分類:化妝品招商企業  編輯:唐青松
    關鍵字:行業專家對首屆美甲藝術節各抒己見
    關閉本頁〗〖返回上頁〗〖返回首頁

    版權所有 火爆化妝品招商網【www.10jpka.cn】 CopyRight @ 2010-2025 豫公網安備 41019702002043號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豫B2-20100047

    火爆化妝品招商網 未經許可 不得轉載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臺作用,不為交易經過負任何責任,請雙方謹慎交易,以確保您的權益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欺騙性產品信息 百度統計